灭蚊灯产品

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灭蚊灯产品

从张汝京的大陆IC梦说起:(二)探索特殊LED的应用和鼓励创新的中芯学校

发布日期:2024-04-28 作者: 灭蚊灯产品

  原标题:从张汝京的大陆IC梦说起:(二)探索特殊LED的应用和鼓励创新的中芯学校

  张汝京(Richard Chang)离开中芯国际的同时,在上海与其一起生活的老母亲身体出现了不适,可谓是万事都互相效力,使得张汝京有了可以更多多陪伴老人家的宝贵机会。老母亲在弥留之际一直鼓励晚辈们要坚持自已的梦想,也再三告诫儿孙们(虽然孙儿辈全是海外出生的)要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老母亲也达成了“落叶归根”的心愿。

  由于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张汝京不能从事半导体IC产业的工作,他只能开始关注和半导体产业紧密相关领域里的创新创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机会。巧合的是,那时适逢全球照明业刚刚兴起节能绿色新光源应用革命浪潮,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的制造与应用产业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张汝京立即敏锐地认识到LED这种第四代的固态照明器件,应该比起油灯、钨丝灯、荧光灯、汞灯、金卤灯等在照明上有着诸多明显的优势,例如发光效率高、节能、寿命长、绿色环保,其价格能持续向荧光灯靠近甚至会低于荧光灯。况且这个行业又是与他极其熟稔的硅半导体IC产业很接近,于是他决定选择进入这样的领域从头学起。

  2010年前后国内外有许多公司全力发展这个行业。当时台湾地区的LED产品在照明、平板显示屏背光和汽车照明等行业都有长足的优势。大陆许多地方政府也相继推出了鼓励发展LED产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与方案,因此吸引了海峡对岸许多持有先进LED产业技术的公司积极前来大陆参与、投入发展。此时张汝京在台湾的朋友们也有意借助他在大陆的产业资源和商业才华进入大陆发展,随即对他发出回台湾学习考察LED产业的邀请。

  2010年组建的政府改变了政府对张汝京的敌对迫害态度,并与他达成了诉讼和解,解除了对他的入台禁令。张汝京在阔别了台湾10年后,终于又一次踏上了台湾宝岛,开始了拜访台湾LED公司和研究机构之旅。

  经过缜密的调研,张汝京很快发现和认识到当时台湾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从美国、日本和欧洲引进了大批的产业人才与技术,分别在工研院及民间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经费,其产业技术发展水准和规模远远领先于大陆,有几家企业的技术水准和产量规模已经晋升至全球前10名以内、挤进了国际同行的第一梯队阵营。

  而大陆也出现一些新兴的公司更是急起直追,持续大力加强在技术引进和投资规模方面的力度,在短短一到两年的时间里在产业界已崭露头角,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有朋友邀请张汝京从蓝宝石外延片和LED芯片着手联合进入这个产业,他则认为LED产业的入行门槛较低,此时起步再进入这个行业为时已晚。因为当时的蓝光LED产品在可见光的市场上已成为红海市场。

  他认为进入这个行业必须另辟市场。与合作伙伴协商达成的共识是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台湾和大陆的合作伙伴继续经营蓝宝石和LED芯片事业,他则专注LED芯片的后段应用。这样张汝京就选择定位在“LED利基型”产品领域。随后把技术与产品的范围拓展到了开发紫外线LED在消毒、杀菌和分解有害有机气体及液体等方面的应用。他带领着一群年青的工程师勤奋快乐地查文献、做市场调查与研究、淘设备、做实验、开模具、制定生产的基本工艺、建立品质检测与控制体系、建立销售团队、申请专利,干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相继开发出了一长串的LED创新系列新产品,包括使用紫外线LED的空气净化器和水净化器等系列新产品、利用IR LED(红外线LED)来设计消除肌肉疲劳和具有按摩效用的产品等。

  这些专利产品后来又发展成了杀菌除味的模组,合作厂商将其用于冰箱、冷冻柜、洗衣机等领域,有的合作伙伴还把这些模组用于工业废气和化工产业尾气的处理(例如用UVLED模组来分解有害化学气体,使之变成水和低浓度的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2013年有一位在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毕业的农业专家邀请张汝京团队开发农业用LED系列新产品,包括植物生长用LED灯、家禽用促进蛋鸡生蛋的LED灯以及帮助肉鸡长肉的LED灯等。依据市场的需求,张汝京团队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研发出客户的真实需求的系列农业用LED产品。以叶类蔬菜为例,在这种LED灯的照射下,从“定植到收成”只需要21天。市面上不乏效率很高的多种农用LED灯,但是张汝京团队的优点是“物美、且价格可普及化”。经乔治亚州农业专家的指导,他们开发出来的“蛋鸡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蛋鸡延长其生蛋周期,高出几个百分点的优势就让养鸡场主们高兴不已了。还有根据日本和台湾的文献资料,张汝京团队开发出了驱除农业害虫的“驱虫灯”。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又开发了“驱蚊灯”,这一些产品都是根据农业害虫和蚊虫在某些光波长的环境下视觉接近为零的特性而设计的,使得这些害虫避之不及,而达到驱虫和驱蚊的效果。这种物理驱蚊的方法比蚊香和电蚊香都更加环保、有害化学气体的零排放、不伤人。反复的实验与检验测试的数据比较证明,张汝京团队的驱蚊灯比日本的同种类型的产品效率更加高,性价比就更有优势。

  张汝京会抓住一切机会介绍、宣传、推广他的新产品。例如,平时很多朋友经常来看望他,他就亲自带领这些朋友参观他的LED应用实验室、制造工厂、样品展示间等,讲解新产品的研发、制造与检验测试过程。临别时还送给朋友一些新产品带回去试用。朋友们拿着这些外观设计新颖、制造精美、功能实用的礼品经常爱不释手,笑得合不拢嘴。有的索性就当场提出要购买这一些产品作为公司的礼品送给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们,或在年终晚会上当作抽奖礼品发给员工使用。每当这时,张汝京就又充满了热情,像一个普通的一线销售人员一样非常投入地介绍产品功能、超高的性价比、产品特色……并亲自讲解产品使用说明和需要注意的几点,张罗包装、物流等服务事项的细小安排。其商业才能在不经意间自然地展现无遗。

  有时一些特别熟的老朋友也会故意借此机会与张汝京开玩笑调节气氛,例如提出买一送二的“过分”的要求等。这时张汝京也会很认真地与朋友一起讨论厂品的制造成本结构、利润空间的计算公式等,在你来我往讨价还价中享受着老友的真情。有时在场的旁观者都会忍俊不禁,被他们这些老朋友之间的纯正友情所感动。其实这些老朋友心里都很明白,做这些小玩意儿只是张汝京在当时的职业空档期,用来启发创意和充实生活的方法而已。旁人看来有点像无奈之举。但真正了解张汝京的朋友们当然知道,他的内心世界里仍然充满着实现中国大陆半导体IC产业崛起的梦想激情!可是他的老朋友们当时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大家都在默默地为张汝京祝福加油,祝愿他身心保持健康,早日再现IC江湖。

  在张汝京LED公司开发出的系列新产品中、有不少的创意是出自于中芯第一代海外员工们的子女们。他们的父母当年响应张汝京的号召从海外加入中芯国际,来到上海、北京、武汉、天津、成都和深圳等地。他们基本是在张汝京设计、创办建设的中芯国际社区里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身上有着明显的中芯国际社区文化烙印。说到这里,中芯国际社区的创建就成为张汝京大陆IC职业生涯故事里绕不开的话题了。

  在中芯国际创建初期,张汝京带领创始团队在海内外招聘员工时,经常要回答应聘员工夫人们的主体问题包括(1)来了住在哪里?(2)孩子们在哪里读书?(3)在大陆的置业成本,等等。这些在别人眼中貌似常识性的一般问题在当时就引起了张汝京的深思。

  经过一番考虑,张汝京决定从中芯国际第一座工厂完工投产的那一年开始(2001年)就把中芯国际员工生活社区的建设作为重要的部分写进了中芯整体发展规划。他提出的规划战略是“开工厂,建社区、办学校”。把规划中最重要的人才工程——“吸引人、用好人、培养人、留住人”的重要环节的基本的建设一次性做到位。张汝京有着多年的建设团队、培养团队、带领团队的实践经验,深知安居方能乐业的道理。要让员工乐业,首先就要解除员工对子女教育方面的后顾之忧和对家庭住所置业的需求。那些在公司创建初期特别亟需的海内外高端技术与管理人才在这两方面的担忧与需求凸显得特别急迫。

  幸运的是,张汝京的规划当时得到了董事会和政府的全力支持。在每一个厂区附近,各地政府都划出了配套的地块供中芯国际建造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的中芯学校和员工宿舍(包括集合宿舍、公寓房和别墅等)、保健中心、运动场、室内体育馆和游泳馆等基础公共设施。张汝京决定宿舍就基本按照当时的建造成本出售给了员工。员工在满足了4~5年的服务期要求后就能取得房产证。学校的操场、绿地、体育馆、游泳馆都成为员工和家属早晚和工余之暇散步和运动的休闲场所,工厂、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可以共享。以上海为例,许多大陆员工在参加工作后的几年里有机会、有能力在中芯买到属于自已的商品房,精明的上海家长们看到中芯社区的高大品位与上等的实用功能,都十分愿意放心地把女儿嫁过来。结婚生子后,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有好学校就读。中芯社区安全、生活方便,全家人乐陶陶地住在这样的社区里自然就不太愿意换工作和搬家。因此员工的稳定性就大大地增加了。

  这里要顺便提一下大家可能不知道的一个有趣现象。张汝京在设计中芯社区时就把学校定位为社区的核心。在办学上,张汝京亲自挑选干部、配备资源、招聘海内外的教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结果学校办出了高品质和品牌,中芯学校就自然成为所在城市的稀缺资源。例如上海的中芯学校就办成了全上海地区性价比最高的双语学校,每年报名的生源都会爆满。由于校舍资源有限,每年都有很多向往在这所学校就读的学生不能如愿就读,于是就出现了地方政府领导和客户们有时会批条子或托人直接请张汝京要求照顾的情形。张汝京也是从当时开始知道了大陆这方面的人情压力。如今坐落在张江高科园区核心区内的上海中芯社区甚至社区周边小区的房子都已成为浦东最贵的“学区”房源之一。在张汝京离开中芯之前业界就有人就盛传:张汝京在哪里建厂(含建学校),就应该在那里买房置业,好处多多。后来的事实的确如此。

  从2005年开始,新加坡、韩国和美国的一些IC制造公司甚至大陆的本土公司看到中芯国际员工素质高、技术精、训练有素、特别好用,就开始以高于市场工资水准三到五倍的薪水到中芯挖角。当时的挖角潮可把中芯弄得措手不及。有相当一部分员工在所谓高工资的诱惑下,选择了辞职,放弃了中芯的房屋购买权,或下南洋或出国,或加入其他公司。若干年后,当这些人再回过头来想回中芯时,才发现他们在外面辛辛苦苦多挣的那几倍薪水根本买不回当初放弃的中芯福利房权。不仅如此,合适的职位都难以找到。因为当年留下的小伙伴们进步神速,把重要位置占得干干净净。如果离职的员工在外面没有学到盖世武功的话,就是回来了也还得从头做起。真是后悔不迭!有意思的是,娶了上海女孩儿的员工离职率远远低于别的群体(江湖上盛传的,也无法佐证了)。部分原因是上海丈母娘早就看到了公司政策的价值,把这一来一回的得失帐算得清清楚楚了。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张汝京的中芯社区建设理念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他出众的商业才华、经营管理才干和敏锐的商业前瞻意识。今天看来,中芯社区模式的建立与实践无疑为中芯国际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历史作用,也为在一线城市苦苦支撑的高端制造产业树立了一个可复制的人才保留与支撑模式。在上海、北京和深圳许多高科技制造公司都学习和采用了这种模式。华南的几家大电信公司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典型。

  多少年后,有人还会经常问到张汝京当时怎么想到在大陆的一线和高二线城市建立这样已被人们摈弃已久的“大院”或“眷村”过时模式时,张汝京总是淡淡一笑地说“感谢上帝的带领和主赐予的灵感”。这个回答永远是正确的。有些才华和灵感是天生的,大概只能来自于上帝的恩赐。

  张汝京于2001年开始在中芯国际的三个厂区(上海、北京、武汉)都开办了双语学校。这些学校的校训都是“品格第一,追求卓越,胸怀世界,快乐成长”。有许多专业能力强、有爱心、有使命感、爱中国的中外教育专家们从海内外来到大陆,加入中芯国际的双语学校,共襄盛举。如今这些学校(武汉学校于2010年后转给武汉的其他机构经营)都能在当地服务员工,也对外(社区)开放,成为所在城市最好学校之一。这些学校也特别强调服务社会和创新发展,特别鼓励学生们敢于思考新事物,动手做实验,发挥创意。社区服务方面,2003—2009年学校安排老师与学生利用暑假到国内偏远地区帮助捐赠校舍和安装太阳能发电及照明系统等。学校很重视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为高年级学生开设创意课程,例如课程会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由中芯公司的资深工程师们组成志愿团队,协助这些学生设计、组装由太阳能作为驱动动力的载人电动车。之后就在学校的操场上进行比赛(包括竞速、安全、持久、性价比和创意等科目)。学期末由不同科目的老师们进行考核与评分。学生们的创意潜能被充分激发,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最近两年里,张汝京感到欣慰的是看到中芯学校的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开发出了一系列的“创意产品”。例如其中的几位中芯国际高中毕业生特别有创意天分(目前都还在国内外的著名大学读本科),在大学里边读书边创业,开发出了一系列的创意产品。其中一款“蛋形灯”具有“无线充电、移动照明、防水、防摔、自动调光,还可在灯壳上自行创作绘画”等功能。

  张汝京鼓励他们申请了专利,也协助他们做成产品推向市场。这群学生创意十足、动手能力很强,再加上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经费不足也难不倒他们, 凡是能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就不花钱。为了节约经费,他们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产品宣传片视频。整一个完整的过程没有请任何一位外部演员。视频创意巧妙,一气呵成,新意盎然,人物各个都有明星范儿……当中芯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看到自己学校的毕业生能秉承校训、发挥创意、自己动手、敢于创作……产生了莫大的自豪、安慰与成就感!师长们决定把这批学生们的创作视频放给在校同学们看,想让他们继续创新校风的传承!。

  作者图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以便处理。文章的主要内容纯属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